Thursday, May 3, 2012

去做就是了

有用 VS 重要
我用“有用的事物”来凸显我们的爱好实际,以及容易被具体可测量事物吸引的倾向;
我用“重要的东西”一词概括了我们做梦,重新取得自由,怀抱理想的能力,以及把生命倾注于模糊难以测量,而看不见的事物的能力。

我们的文化对于有用的事物一向大方施予奖赏,却不那么在乎真正重要的东西。


选择做“重要的事”,就是选择要用热情的方式过人生,而这时完全无法加以掌控和预料的方式。
针对人生要务来采取行动,说到底,是展现了一种政治立场。我们籍此表明了自己针对周遭环境负有责任,愿意在我们认为重要的事上努力付出,不管这件事有没有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
当我们把重要事务列为优先,也就走上了历险的道路,但我相信,我们周围的各种组织和文化都等着我们去改变它们,让它们更能表达人心深处的渴望。我们有力量重新取回并享受我们的自由,从而抛开无助的感觉。我们有能力与我们所接触过的一切人事物都建立起亲密的链结,不必活在利益交换与工具性的关系中。我们的能力和成熟度也可以让我们过着服务和奉献的生活,而不是只关注和计较个人的利益。
我们拼命在有用的事和做事的方式上花力气,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到我们生命体验的本质,也会危及我们所在组织及社会整体的品质。
我所关心的是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当我们致力于把把最深处的自己挖出来,我们也会因为这项无法以个人之力进行的集体创造行动而得到改变与转化。因此,凡是与人生重要事务有关的讨论,都应该把企业组织和邻里社区也列入讨论。我们都必须在组织和邻里之中才能发现自己是谁。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不同流俗的组织方式,这也将会对我们生活各层面的管理方式都造成冲击。

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成长和背景而受到一套价值观的吸引,要紧的是,在追求自己认为较佳的组织模式的同时,活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爱,互助合作,自由,正义,慈悲,妥协退让,相信有更高的存在,
创造力,正直,关心下一代,    平等

这些价值观都指出了我们在乎的东西,也是让我们彼此之间,形成关系,与世界产生连结的深刻原因。


                                      (摘自《去做就是了》Peter Block 著)

我们总问错误的问题

采取去做就是了的态度意味着开放接纳更有意义的改变。我们对“怎么做”之后所得到的答案感到不满意,也许是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真正该问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意义,美学,人际链结,以及深刻的哲学探讨有关。若想充分体验工作与生活,我们必须乐于面对那些我们知道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这个“是”字肯定了参与的价值,表明了我们愿意当自己人生的主角,而非旁观者,这个“是”字,也肯定了一种不以物质利益为考量的生存方式。

若要上路实践人生要务,必须把“怎么做”的问题搁着,先讨论其他会引发其它问题的问题,不要管有没有答案。

不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改问 哪些事我早该拒绝,却一拖再拖?

急着问“怎么做”可能会使我们没有问出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这件事是否值得做?它也略过了另一个深刻的问题:这件事是我想做的吗?这问题跟我有关,对我很要紧吗?还是说这是别人做出定论的问题或争议?我有权拒绝做此事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还在问“怎么做”?

要真正理解这些问题,用哲学家一般的姿态去理解,而非用工程师的姿态去对待它们,说不定更能达成我们所渴望的改变或学习。

不问:需要花多少时间?
改问:我愿意做出哪些承诺?

如果我们相信快就是好,我们就会过于简单化了世界,采取哪些立即奏效的策略,但也制造了风险。 然而证据显示,真正的转变,往往比想像中更需要时间。


不问:要花多少钱?
改问:我愿意付出哪些代价?

成本问题与时间问题息息相关。一旦我们把成本列为优先考量,就等于是把一组价值观当作金钱来看待。如果太快把注意力放在成本上,等于限制了自己依照某些价值观行动的能力。当我们面对哪些自己不相信的事物时,最常找的理由是:我们真正渴望的东西需要很久才能得到,或者是它们需要花过高的成本。

不问:你如何让那些人改变?
改问:对于我所关心的这个问题,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我们会所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要别人改变,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控制别人。“你如何让别人改变”这样的问题使我们不必去思索自己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不必认为自己该为环境负起什么责任。当我们城市面对状况,反躬自省,问自己,眼前的问题是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而不问别人有什么问题--这时,世界会开始改变。
不问:有没有办法测量?

改问:人生/工作至此,我站在什么样的转掠点?

我们如此爱测量,其实说出了我们内心的怀疑,因为怀疑,才不断要找证据。这在我们对某件事失去信心的时候特别明显。还有另一个问题:测量的结果要拿来做什么用途,是为了控制还是学习?是为了第三者还是相关人士?测量用在自己身上时最有意义。“怎样的测量方式对我是有意义的?”这样的测量有助于学习策略。测量有一个坏处:我们若把测量当成激励工具,以为凡是被组织测量为不重要的事物就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把人类行为的动机缩小到简单的因果关系(萝卜效应)。这也把人们推入一个只肯从事可测量与可控制事物的世界。这样能够发展出多少想象力与创造力呢?


不问:别人是怎么办到的?
改问:我们要一起创造什么?

假如只想重演别人的成功经验,将会使人生变成一场模仿秀。而且,只要我们所考虑采取的改变是与人有关的事,那么就算那件事曾经在别处成功过,也必须依据我们自己的情况重新调整,每一次都必须调整。
有助实践人生要务6提问

第一问: 哪些事我早该拒绝,却一拖再拖?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Jung)说过,所有意识的产生都是由不服从的行为开始--所以我们可以说,“敢于拒绝”为我们的渴望开启了大门。

另一问法是:哪些事我答应了但我其实并不在意?即是当时我是真心说了“是”,现在也可能不那样认为了,我有权改变心意,这也说明了我们的自由及我们接受了人性。
机器才会一成不变,人不会一成不变--人只是试着不变。

认识到我们有权利拒绝,这表示,当我们最终说了“是”我们确实是心甘情愿答应。这就立刻测试出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实践人生要务,是出于本能,或者只是习惯了吧别人指示的方向当成是自己的方向。

第二问:我愿意做出哪些承诺?

假如我们要改变,一定是出于我们自由意志的选择,而不是受到体制或别人的影响。想执行一个有意义的计划或个人天职,都必须付出超乎想象的心力。

“我愿意做出什么承诺“等于向外宣布:我们最需要的资金不是金钱,不是别人的赞同,也不是各种有利于最后结果的力量齐聚一堂。在实践任何一樁人生要务的时候,时间永远不太对,资源总是还缺那么一点,而那些足以影响结果的人士态度始终不够坚决。然而,在这些情况下更能证明:如果我们说了“是”,那是因为我们就是要说是,而且我们很看重这件事。真是天赐良机!

第三问:我愿意付出哪些代价?

在实践人生要务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主流文化相抵触,也许会使那些习惯了我们旧模样的人失望。主流文化把话说得很好听,但其实并不鼓励人独立行动。

我们的文化拼命在问:“怎么做”,要花多少钱?需要多久时间?有人成功过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给不出答案,如果我们还是回答了“是”,就表示我们打从心里知道,实践人生要务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不成功,我们就不会得到奖励,也许还有不良的后果产生;如果成功了,我们就会争取到更多的行动自由和呼吸空间。

如果说,做出了选择,勇于面对怀疑,并在不知道方法的情况下展开行动,而可以不必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所做的选择就没有意义。

第四问:对于我所关心的这个问题,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这个问题有助于疏解无力感,让我们肯定自己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我们认为眼前的环境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我们就会有一种短暂的无辜心态--又不是我的错。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了自由,我们就必须放弃无辜心态,拥抱罪恶感--因为自己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说了“不”而有罪恶感。然后我们说“是”,并从此不再过着舒服但半死不活的无辜生活;却得到了一种彻底活着的充实人生。

当我们困在某个环境里,没有做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让自己置身事外。

第五问:人生/工作至此,我站在什么样的转捩点?

这个问题肯定了一个观点:生活和工作中的复杂度和挑战,为人生带来了意义。谁都希望一朝成功后从此幸福快乐,然而昨日的胜利不足依恃,昨日的成就乃今日的绊脚石,“人生/工作至此,我站在什么样的转捩点?”这个问题让人确认,自己人生里最重要的是哪些事物。

十字路口代表的是:有待满足的企图,未了的心愿,尚未达成的目标。探讨这些会使我们发现:我们以为非常个人的事物,竟是大家共通的追求。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这个发现让人惊奇也得到安慰。

第六问:我们要一起创造什么?

只要一开始问这个问题,大家就会往内挖掘自己,只要我们开始讨论自己想要创造什么,我们就站在因的位置,而不是果;我们就是在创造。

这个问题也提醒了一个事实:我们住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人能独立完成任何事。我们会认为自己曾独立发明或完成某些事情,但这种想法会让人产生盲点,使我们看不见前人的努力和曾经支持我们的人。

从有用到重要 完美的结合

以上“哪一个问题,你知道答案之后,你会得到自由?”
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没有答案但只要你试图回答他,你就是在朝向正确的方向。它像一束雷光,照出了最要紧的事物,碰触到自由的课题,带来了乐观的讯息,自由就在眼前。

这些问题把我们的疑问,为什么要做着现在做着的事,转入更深入内在的探讨,并带领我们提出一个格局更大的问题--

"明日的世界会因我们今日的作为而有什么改变?"(变革顾问Kathie Dannemiller)

这些问题帮助我们认清焦点,得以决定实践自己的人生要务。

如果 你希望你工作的环境是一个重视理想,人际连结和真实而深刻的学习场所,就必须自己把它创造出来。只要改问这类与“是”有关,充满焦虑和暧昧,并且把自己抛入战场的问题,我们就已经向理想迈进一步了!


不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改问 哪些事我早该拒绝,却一拖再拖?

从询问有哪些方法,改为询问有哪些选项。拒绝是一种奇特的说“是”的方式。当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很想改变时,加入知道应该拒绝什么,将大有助于创新。
何不干脆说出我们的怀疑,把内心的困惑拿出来谈,不要放在心里,变成与世界维持距离,只当个怀疑的观察者。再说,如果你认为拒绝之后会被迫离开原有的地方,那不好吗?

不问:需要花多少时间?
改问:我愿意做出哪些承诺?

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我们一定有时间完成。所以不要问需要多少时间,而要问,什么是值得我们奉献的事物。

当我们抱怨某件事情太花时间,这只表示这件事对我们不重要,那你就别做它呀!
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让现有体制产生变革,我们最多只能猜测。教养小孩,改变文化,建立方向,改变策略,需要多少时间?谁知道。我们可以大叫来不及,建立时间表,设定远大的目标,但这个世界仍然用自己的步伐前进。我们太容易为了说服自己和别人往前进,而低估了改变所需的时间。然而,改变来自于关心和承诺,那不如就讨论关心和承诺吧。


 不问:要花多少钱?
改问:我愿意付出哪些代价?

想改善或创造某种有意义的东西时,所需付出的代价是情感,不是金钱。最珍贵的东西无法用折扣价买到。为了改变而需付出的代价,指的是我们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意志力,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这里,我们从衡量经济上的付出,改成衡量个人的意志力。

谈到了钱或预算时,我们说的通常是别人的钱和预算,如果花的是别人的钱,风险就不高。然而,如果我们想提高赌住,获得更有意义的成果,最好把风险当成与自己有关。最高的代价是不成功便成仁,我们会失去,也会受到伤害。这样的讨论才重要,才能带领我们真正思考所需付出的代价是否太高。

不问:你如何让那些人改变?
改问:对于我所关心的这个问题,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问题一改,也就把所需负责的内容改变了。自问对事情做出多少贡献,就使得做决定的人成为该负责的人。太多决策是出自于那些不会受到那项决策影响的人。

这个关于贡献的问题,体现了印度圣雄甘地的理念:为了看到改变,我们自己必须先改变。这使得我们必须诚实,也使得我们抛开了想要控制别人的心态。

问出“你如何让那些人改变?”是把别人看成因,问出“我能做出什么贡献?”是把自己当作因。我们最好把自己看成因。

我在甘地的纪念馆看到一句谏言:“如果必须流血,且让那是我们的血。”此语道出了谦逊与牺牲的精神--两项我们在改变思维是非常需要的精神。

不问:有没有办法测量?
改问:人生/工作至此,我站在什么样的转掠点?

在探讨一向改变之前,务必确认:我们想做的改变对个人,组织和世界有没有意义。用具体的数字做测量确实可以判断进展,但它无法计算价值。假如改问转捩点问题,有助于我们确认哪些是意义重大的事,而这才是该问的问题。

不管人生要务可不可以用数字精确测量,我们都要时间它们。因此,改问了转捩点问题可以摆脱掉那些从测量而来的限制。量力而为固然要紧,但若太早这样想,并用它来决定要不要继续,我们就会变成眼光如豆的人。


不问:别人是怎么办到的?
改问:我们要一起创造什么?

 这两个问题说明了一种紧张关系,一端是经过证明的事物,另一端是有待发现的事物。不管是个人生活或集体组织,我们都拥有足够的智慧去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这里的挑战在于信任自己的智慧,并根据它来行动。

“这件事曾经成功过吗?”乍听之下很有说服力,谁会反对向别人学习呢?麻烦的地方在于,这个问题在推广一种观念:别人懂,我们不懂。问出“我们要一起创造什么?”就把重心转向那些握有知识并负责带动改变的人,并且让我们信任自己。

怎么做的谬误

不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都要先放下所有务实的必要考量,我们才可能知道自己要什么,达到目标之后又想体现怎样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体验

进一步思索会发现,我们最在乎的,是我们在人间所创造的经验的品质,而不是数量。

世上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帮我们找回自己的理想色彩,而自由是建立有意义人生的必要条件。

Wednesday, April 25, 2012

千与千寻


人的世界和精灵世界都一样,需要黑白分明。勇敢光明的千寻不论在人类世界或精灵世界一样赢得赞美与爱护。善心与善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于任何众生都是获得赞誉和称颂的。爱的力量感人至深,甚至让人融化伪装,冷漠与僵硬,叫一颗人人都有的真心重新注满热血,甦醒跳动!
白龙,真的琥珀川,是曾救小千寻一命的大丈夫。河神,奇妙的缘分,把他们牵在一起。
善良潇洒的白龙有女子的温柔,温柔善良的千寻有男子的勇敢坚毅。那副为了救白龙奋不顾身的模样,让心再硬的人也会被爱融化。
“你还看不清吗?你身边最重要的东西已被掉了包?”当白龙一语道破,汤婆婆马上不知所措。(我们也应该好啊好哦反省一番,我们是否有时也像汤婆婆。)

翻箱倒柜找40年前的车票,处处关怀呵护爷爷,小玲和钱婆婆都是令人感动的角色。
痴肥的宝宝和奇丑无比的汤婆婆都是典型的人物—无知,贪婪,嗔恚,用权力压迫犯过错的人。
 “要记得自己的名字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哦!”
幽灵整天到处游荡,寂寞的人到处都有,人鬼皆同!
戏里不好好工作的人,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变成畜牲。越懒惰的变成越低级的畜牲。那些越不被金钱迷惑的,越坚忍和勇敢坚持光明与善的,越有做人的资格。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的,才能找到了回家的路,更可能寻得真爱!
人性的弱点在夸张的隐喻和卡通里一览无遗。变成猪的千寻父母简直是一个大大的嘲讽,露骨的真实。那狰狞的吃相,那种毫无廉耻之心的猪态毕露,只得一个结论: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就没有资格做人;是畜牲,可怜的畜牲。


Tuesday, April 24, 2012

真诚共识




“我”的概念一直不能向有一个“你”的“现实”交流顺服,是自恋的一种特癥。

假如没有心灵成长的追求,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而学习如何脱离自恋行为则是心路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婚姻并非共同生活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唯一让我们磨练自己的方法。这种婚姻关系的冲突与磨练,可以磨练自己,以求可以脱离自恋行为。不过婚姻是两人亲密生活最普遍的组织,也是自我磨练的最好方式。

婚姻之下权力的平衡是一种系统。因为婚姻是一种组织,当然也就是一种系统。当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改变时,另一个单元也必须改变,互相配合,如此系统才可以生存下去。

权力有两种: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精神的。
所谓政治的权力就是以一种强制性的方法影响他人,例如:聘请,解雇,惩罚或监禁,等方式胁迫他人就范的权力。
精神权力则是藉本身内在的能力,例如:仁慈,幽默,智慧,爱等等。这种权力没有阶级之分,无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可能天生拥有。“谦卑恭顺”就是这种权力的标志。

精神的权力是绝对文明的,而政治的权力可能是和礼的行为,也可能是野蛮的行为。

是否应该把组织,制度交给那些只注重精神权力的人去统御,管理呢?
具有精神权力的人可以不受威胁利诱,善用政治权力,这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再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政治方面的经验与历练,他怎能学习到精神权力方面的成长与升华呢?因此,精神权力与政治权力完全相对,或者非此即彼的观念和说法就可能太呆板而狭隘了!

(摘自《真诚共识》)

爱要亲密又自由



  • 人一生一世需要爱
  • 男女沟通需从小学习
  • 中国人患有爱情贫乏症
  • 爱不能重蹈覆徹(是一种学习)
  • 爱是选择而非盲目
  • 由小爱进入大爱


一个人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吸引所有跟你这个样子的人相关的事事物物,包括你吸引的男人和女人在内,都跟你的气质,人品,个性,教养有关。

爱情,看起来像是偶然,却不是偶然,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幸福不因幸运而来。

善缘是把你的好品质,用心的态度,统统展现出来,会在任何人际关系里都做一种好的链接。好男人,好女人,都是好人。一个自给自足的快乐,健全的单身人,结婚之后也是快乐的。

有人说男人为性付出爱,女人为爱付出性,其实男女之间性和爱的表现,乃是出于深刻的天性使然。

性是美好的事,只消看看自然界,鸟语花香是怎么一回事呢?鸟唱歌,是在求偶;花开了,不是生殖的一部分吗?
 由性可以感受到与他人的融合,并感受到美;然后从美可以感受到爱。爱自己,爱别人,不伤害周遭的人,不破坏美感。爱与美即是一个人对自己最自然的约束,所以会有所不为。
没有将爱与性结合在一起,永远只有令人感到孤单。

爱情,金钱买不来;美貌,只有皮肤这么浅。
千万别妄想改造他人,爱情的精义是接纳。

一个平衡的关系里,没有被害者,控制者和牺牲者的角色。

只要你选择了终身去爱,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就将选择忍受,要做出牺牲。因为在亲密关系中,迟早有不幸和悲伤在等着我们。

若只追求个人快乐,把它当作生活最终目的和全部内容,这样的人无法建立温暖和亲爱的家庭。

友情,进口自由,出口也自由,是个自由港。两性关系在各方面的连接都更紧密,进口自由,出口可就不自由了。

双方有变心的自由。如果一个人定情定性的话,他大致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除非一个人有了新的发现和改变,那么他的选择才会改变。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冒险。当我们勇于前进,并能不断地从事自我发现,自我开拓,才能拥有高度的安全感。

让安全感得到保障是爱情的附加价值。爱情的主要价值是一份稳定的关系,一份感情或婚姻的生活方式。

将外界一些动力活力带回到婚姻生活里,互相信任而非约束形成向心力,造成一种美好气氛。这种亲密关系非诱惑取代得了。

摘自《爱要亲密又自由》曹又方著

记生命故事体验营(2004)

每个走来向我说他们生命故事的人都是菩萨,
他们让我知道人们是怎么样的,
生命是怎么样的,烦恼是怎么样的,
生活应该怎么过比较好。
                                                     ~杨蓓

在生命故事体验营里,
说故事的人用心地说,听故事的人用心的听,帮别人找到故事里的意义。

每一次说故事是一个观照的过程,
自觉(自我觉察与修正)与觉他的过程常在小组回馈中发生。

我们互相分享了姓名和看不到的价值排序。                              
2004年时,我的价值排序如下:
(现在的我依然这样排吗?) 
1)健康的身体
2)事业上的成就
3)达成他人期望
4)智慧
5)爱与被爱

静静地写一封信给自己,亲密与孤独的修炼在于全然接纳自己。
读完信时,可以放下更多。
面对着重覆的自己,说了故事,改变已在过程中发生。
人因无常而可以改变,人的pattern在研究后可以改变。
研究“不变”,才能“改变”

心的柔软是哪里来的呀,是对自己的惭愧感恩!

烦恼哪里来?贪嗔痴只是表面的答案。
自己要知道要消融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贪(neurotic needs)
执着—烦恼—放下

每个人都有嗔痴(egocentric)
自我中心—放下自我—无我

修行的阶段
自我成长—自我肯定—消融自我

一遍一遍的说故事,当对自己的烦恼有更多了解时,才可能放下。
消除烦恼并非消灭烦恼的来源,而是透过镜子,看到原来是......
烦恼是跟正向价值连在一起的,因为人们不自觉,所以才有烦恼。
原来.......改变自己。


 

当生命陷落时


 (摄影/CPLim)

唯有不断寂灭,才能在自己身上发现不朽的东西。

爱好真理使你走投无路。

无依无恃的状态真的是既温柔又震撼人心的。

虽然遭受到极大的失望,我们仍然不知道故事是否就这样结束了。或许只是一场伟大历险的开端吧。

只要我们还认为事物是永恒的,不会崩解的,而我们可以依靠他们来满足我们对安全的饥渴,就会有苦。

生命是良师益友。

和日常生活中的恐惧和期望相处,承认它,让它自然的灭息(耗尽)。

我们永远有东西要学。

禅定是一项邀约,邀请我们到达自己的极限时,不要被期待和恐惧冲昏了头。

就算我们选择的是封闭自己,我们也会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封闭。光是看到这一点,便足以照亮无知所形成的黑暗。

什么东西比我们面对自己的局限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迟早会碰到自己的局限。

精神之旅就是超越期望和恐惧,跨进未知的领域,继续往前走。

与其沉溺或排斥我们的经验,不如让情绪的能量,自己的感受直透心底。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十分不易,它可以说是最高贵的生活态度。绝对的慈悲之道--培养勇气与善心之道。

如果能不沉溺也不压抑,并试着去彻底了解自己的真相,我们心里那个僵硬的东西就会融解。

面临极限并不一定是一种障碍或惩罚,而是我们找到了门径,向圣境与无条件的善迈进。

我们可能会以为自己越是开放,越是需要更大的灾难来迫使我们到达极限。然而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月来越开放时,大的灾难会立刻把我们唤醒。小事则会在我们不留意到时候突袭我们。然而,不论大小,颜色,形状如何,要点仍是“向生命的不适贴近”,清楚地加以观察,不要只是一味的护卫自己。

练习到最后我们会碰到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愿意放松执着到什么程度?愿意对自己诚实到什么地步?

痛苦的是,我们一旦把非难当真,我们就是在执行非难。我们一旦认同了严厉的无情,就是在展现严厉的无情。

我们越是如此,这些特质就越顽强。我们变成了善于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人,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太忙了,没时间生活!”

正念帮助我们看清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帮助我们看,听,闻,不对自己的生活闭着眼睛,关起耳朵,捂住鼻子。诚实的看待自己当下每一个当下的经验,而温柔的保持清醒。

尊重心中那些神经过敏的妄念,去了解我们的情感如何有能耐把我们耍得团团转。这份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如何加重了自己的痛苦和混乱,以及如何伤害了自己。

正念使我们在妄念升起的一刻就能看清楚它。通过了解,我们排除了小题大做的连锁效应。暂停和不去冲动的重蹈覆徹。

“真理是很不方便的?!”
其实我们真正要戒除的是“获得拯救,不再做自己”的希望。
每次我们感觉自己无法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而想抓住什么东西的时候,弃世这种教诲就会激励我们去探索整个状况。

死亡与绝望能够提供我们正确的动机--想要生活在智慧与慈悲中的动机,
但我们最主要的动机却是抵御自我的死亡。

所谓绝望与死亡就是面对真实不逃避。我们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瘾头,但是我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些瘾头就是通往幸福的门栏。

有关希望与恐惧的古老教诲叫做“八种世间法”。沉溺在痛苦和快乐,得与失,名声与耻辱,赞美与谴责,这四种对立物中,我们才会不断的轮回。

好奇心竟会暂断我们的自我中心,而是我们看得更清楚。
pg92-95

彻底了解希望和恐惧,放弃希望和恐惧。


pg 99
我们应该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那就是中道。中道是心的开放状态。这样的心能轻松面对矛盾和暧昧不明的状况。

pg 100-105
清凉的孤独又六种描述的方式:
1)寡欲-愿意不寻求解答,
2)知足-没有东西好失去,                                                                   
 3)不从事不必要活动-不逃避独处,         
4)彻底的自律-时刻轻柔安住于当下(的不确定性),
5)不留恋于欲望世界-不抓住某样东西(瘾头)回家,
6)不藉散漫的意念寻求安全感-放掉喋喋不休的自我对话(念)。

清凉的孤独要我们跨进没有轨则的世界,跨进不偏于一边,不选择固定见解的世界。这就是中道,也是精神战士的圣道。

pg 116-117
除非我们学会了自己必须学会的功课,否则障碍是不会消失的。知道我们认清自己在什么地方偏离了实相,认清自己碰到事情就退缩而无法完整的体验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为止。

四种魔障追求快乐瘾头

1) 天魔 :  逃避痛苦 VS 睁开心眼

2) 蕴魔 : 以惯性反应重塑自我 VS 安于不确定

3) 烦恼魔 : 煽风点火单纯的情绪 VS     开放的面对单纯的情绪

4) 死魔 :  企图控制经验,安于稳定  VS 契入当下,进入无人之境

(摘自《当生命陷落时》佩玛.丘卓著)


静止的流水



这颗心不知已被迷惑多少世了
一切我们不喜欢或不喜爱的事
我们都希望能避开
只有开始实际去做时
才知道结果

不论我们领受到什么
它都是没有实体的
首先看起来几乎是好的,但它终究会变坏
它会使你爱,也会使你恨
让你笑也让你哭
它让你随它摆布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因为心是未增长的,
“有为法”便变成心的和合因素
使它大小哭乐

我们可以把持任何情况
因为我们可以把持自己
当我们能够征服自己时
我们就可以征服世界

你必须试图不去想太多
如果你想,那就以觉知来想
可是,到目前为止,你的思考都是没有觉知的
首先,你必须使你的心平静,
有觉知的地方,就不需要思考
觉知会代而升起
而这将会成为智慧

有些人完全不想要经验任何的念头或感觉
可是这是大错特错的
感觉在平静的状态下生起
心于是同时经验感觉和平静
而不被干扰
一旦有这种平静时
就不会有有害的结果

在佛教中
你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

(摘自《静止的流水》阿姜查著)